



134-0805-0809
發布時間:2020-12-31
瀏覽人數:1480
民宿是指結合當地生態環境、人文習俗、自然景觀和農林牧漁生產活動等資源,利用農民自有住宅閑置用房,配備必要的住宿及餐飲設備設施,并注入主題內容和文化內涵,為向往鄉村生活的游客提供食宿所,被稱為農家樂的“升級版”。我國的民宿是以農業資源、生態環境和農村生活文化為基礎,提供游客住宿、餐飲服務和相關的設備,并利用其獨特的優美環境,脫俗的鄉土文化生活和溫馨的風土人情,發揮其獨特的魅力,讓游客更好地進行旅游、休閑及教育等活動。因此,民宿裝修設計者要尊重自然山水環境、地方傳統風貌,因地制宜運用地方特色建筑材料,為游客打造更加宜人的住宿環境。
一、民宿的本質如今,民宿則代表了一種情懷,一種具有原真性的生活狀態,更是一種追求自由灑脫、純粹自在、心靈回歸,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而這些情懷、生活狀態與方式,正符合當下追求自我、體驗生活的民眾心態。民宿熱是新一代消費品味的反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在與時俱進,尤其80后、90后的年輕一代,具有獨立審美、追求自由的基因,更多的年輕人開始關注民宿,自然景觀,深度旅行等。80、90后的群體更注重生活方式的體驗,通過民宿體驗當地人的生活方式,融入當地人的生活,用一種獨特的方式與世界交流,釋放自己,而民宿的魅力正符合了新一代的消費群體。
二、民宿設計的意義從旅游角度來說,隨著交通的發展和自駕車的普及,自駕游、深度游、自由游、體驗游逐漸成為流行和風尚,民宿是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以自然生態環境為依托的創意生活品類,迎合了游客自由體驗的需求。從經濟角度來說,民宿提升農家樂,是可以推動農村經濟結構轉變的助力,增加農民收入。從文化角度來說,民宿發展有利于發掘和保護當地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用現代的文化創意手段來延續傳承當地文化民俗,從而重塑鄉村的魅力和提升鄉村的文化競爭力。從社會角度來說,民宿是攜帶現代城市文明基因向農村地區延伸的橋梁,符合現代人的興趣、夢想、生活理念和審美需求,促進農民素質的提高,農民生活方式的改變,農村社會價值觀的提升。因此,民宿的設計應當結合鄉村地方自然與人文資源及農、漁產業文化,結合美食、體驗、導覽解說、知性之旅和地方深度風土旅游等,這樣才能夠促進民宿產業的發展,才能為農民創收提供可行之路。
三、民宿設計的方向遵循生態環保的設計原則民宿旅游作為鄉村旅游的一種類型,對鄉村環境有高度的依托,而且與農業生產是相互促進的,因此,在民宿旅游中,游客消費的更多是一種原生態的環境,其周圍要具有鄉村意象、鄉土特色,否則就僅僅是住房或是餐館的性質,不能成為民宿旅游。因此,民宿設計者要遵循保護環境的設計原則。